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留學國家 > 英國 > 國家介紹
  • 1
  • 2
  • 3
  • 4
  • 5
  • 國家介紹

    國家介紹

    行政區域:英國成立于1801年,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組成,【了解: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倫敦稱“大倫敦”(Greater London),下設獨立的32個城區(London boroughs) 和1個“金融城”(City of London)!看送,英國還有12個屬地。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又合稱為"大不列顛",所以英國的全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不列顛”克爾特語為“雜色多彩”之意。

    首都:倫敦(london),人口:740萬(2004年)。最熱月份為7月,一般氣溫在13℃-22℃;最冷月份為1月,一般氣溫在2℃-6℃。2006年4月,北京與倫敦結為友好城市。  
     
    時差:北京與英國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相差8小時,北京比英國早8小時。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圣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圣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圣帕特里克。此旗產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地上三只金獅,象征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地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征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地上金黃色豎琴,象征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只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只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勛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國歌:《神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

    國花:玫瑰 貨幣:英鎊 國鳥:紅胸鴝 國石:鉆石

     

                                         

    國家元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

    國慶節:6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四

    人口、民族及語言:總人口約6020萬(2005年6月,英格蘭:5040萬,蘇格蘭:510萬,威爾士:300萬,北愛爾蘭:170萬)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40人.這使得英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由英格蘭人, 蘇格蘭人, 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組成。官方和通用語言都是英語, 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 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有英格蘭教會(亦稱為英國國教圣公會)和蘇格蘭教會(長老會)。一些英國人還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等。

    自然地理:英國屬于島嶼國家, 位于歐洲西部的大西洋中。 由大不列顛島, 愛爾蘭島北部及附近的島嶼組成,東瀕北海,西臨愛爾蘭,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可達法國。國土面積24.4萬平方公里,(了解:英格蘭: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3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萬公里。南北最長不到1000公里,東西最寬不超過50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英國境內最高峰是蘇格蘭高地的本內維斯峰(Ben Nevis),海拔高度1343米,差不多有泰山那么高,境內最長的河流為塞文河, 全長322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位于北愛爾蘭河的內伊湖,面積382平方公里。

    氣候:典型的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 溫和濕潤,四季溫差不大。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于-10℃,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干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的霧氣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若煙非煙,這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至于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并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于重視環境保護,那里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英國的氣候變化無常,人們見面時的寒暄話題總是離不開天氣。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下午未到3點,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則正好相反,日長夜短,晚上10點多才開始入黑。一般來說,夏天是旅游英國最好的日子。 

    英格蘭地區:
    英格蘭北部:溫度比南部要低
    英格蘭東北部:最冷的地區
    英格蘭南部:氣候最好的地區
    英格蘭東南部:夏季溫度高,冬天溫度低,溫差變化大
    英格蘭東部:降雨較少的地區
    英格蘭西部:降雨最多的地區

    蘇格蘭地區:蘇格蘭各地氣候不同,但總體溫和;氣溫很少出現極高或極低的現象。溫度最高是7 月和8 月,平均攝氏19 度。最低是1 月和2 月,平均5 -7 度。
    北愛爾蘭地區:夏季平均氣溫在20度以上, 冬天平均溫度在10度左右,下雪的機會很少。西部比東部潮濕,大多數時間覆云。

    旅游名勝:英國是典型的紳士淑女之鄉,生活保守且講傳統,卻也是尊重個人自由和思想寬容的民族。英國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在于她的多
    樣性的景觀特色:英格蘭—典雅秀麗;蘇格蘭—蒼勁豪邁;威爾士—古樸自然;北愛爾蘭—神秘滄桑。自然風景秀麗可餐,文物古跡比比皆是,旅游資源豐富。許多城市,如“萬城之花”倫敦,“北方雅典”愛丁堡,大學城牛津、劍橋,古色古香的約克城,莎翁故鄉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旅游名城。英國還辟有湖區等幾十座國家公園和風景保護區。目前,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就有14處,即倫敦塔、威斯敏斯特宮(國會大廈)、布倫海姆宮(牛津附近),坎特伯雷主教堂、巴斯城、索爾茲伯里郊區的巨石陣等遺跡,鐵橋峽(伍爾沃漢普頓以西),方廷斯修道院及園林(約克以北)、達勒姆的大教堂和古城堡、哈德良長城(紐卡斯爾一帶),圭內斯的城堡群(威爾士卡那封一帶),蘇格蘭的圣基爾達群島,北愛蘭的“巨人之路”和太平洋上的英國屬地享德森珊瑚島。
    英國及倫敦地區: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英國君主的官邸,.唐寧街十號(10 Downing Street)是英國首相官邸, 議會大廈(The UK Parliament),大本鐘(Big Ben)是英國最著名的地標, 與英國國會大廈相連. 大本鐘因其走時準確而名揚四海。每隔一小時,大鐘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 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鐘聲的回蕩. 杜瑟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蠟像館中展出的作品為現代歷史名人. 蠟像館的展品每年舉行民意測驗以決定給誰塑像, 不斷更換,.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英國所有國王和女王加冕、婚禮和葬禮之地。 格林威治(Greenwich)它包括皇家天文臺、海事博物館、格林威治碼頭在內的整片區域,在皇家天文臺游人可以輕輕松松地橫跨東西半球. 調手表,對準世界上最標準的時間.海德公園(Hyde Park, London),肯辛頓宮 黛安娜王妃故居. 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鴿子成群, 所以也稱它為"鴿子廣場" ,溫莎城堡是英國最古老且一直有人居住的王室宅邸,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全英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東方文物部分有大批珍貴的中國文物, 圣保羅大教堂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壯觀的圓形屋頂著名,倫敦塔和塔橋,還有馬克思, 牛頓,富蘭克林,肖邦,馬克,吐溫等名人故居。
    蘇格蘭:以湖中怪物而聞名的尼斯湖,圣安德魯斯百年學府,蘇格蘭國立美術館,皇家博物館和蘇格蘭博物館,愛丁堡城堡,(除了倫敦塔之外,全英國參觀人數最多的景點),羅斯林教堂(《達芬奇密碼》尋訪圣杯之地),司格特紀念塔, 著名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威爾士:CAERNARFON 城堡,LLECHWEDD 巖洞,
    北愛爾蘭:北愛爾蘭擁有美麗的鄉村景色,巨人水道。
    經濟:英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國家中居前列。英國制造業在,民經濟中占領導地位,服務業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汽車、航空、食品、建筑等。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業、零售業、旅游業和商業服務(提供法律及咨詢服務等),近年來發展迅速。旅游業是英國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英國是世界第五大旅游國和貿易國。

    歷史:公元1至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后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并。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并。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并。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一次大戰后英開始衰落,其世界霸權地位逐漸為美國所取代。二次大戰嚴重削弱了其經濟實力。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塊領地。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97年英工黨政府上臺。
    反映英國歷史的影視作品如:《勇敢的心》,《亞瑟王》,《伊麗莎白》,《亨利八世的私生活》、《亨利五世》(根據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冬獅》等等。

    123

    蜜柚成人一区二区三区